广东|司马缸说 | 一文读懂:极简台风家族史

“烟花”未冷
定期“伤心”的太平洋又狂躁起来
预计8月前期
台风“卢碧”与“银河”
或将紧随“烟花”组团而来

广东|司马缸说 | 一文读懂:极简台风家族史
文章图片

在窜天猴般的“烟花”
一路火花带闪电的漫长袭击之下
我们才真切感受到
台风原来如此凶猛
一波操作就能影响小半个中国

广东|司马缸说 | 一文读懂:极简台风家族史
文章图片

“烟花”路径图
尽管与水旱蝗三大害相比
台风鲜见于经传
但其实 , 中国人抗御台风的历史
比我们想象中的
要久远得多 , 也惨烈得多
台风之王:铁飓与麒麟暴
南朝刘宋时期
因爱妾诅咒皇帝而无辜背锅的
名士沈怀远
在被贬广州时留下了
中国现存最早的确切台风记载
熙安间多飓风 。 飓者 , 具四方之风也 。 一曰惧风 , 言怖惧也 。 常以六七月兴 。
——沈怀远《南越志》
从此
台风家族正式官宣了第一个名字:
因具有魔幻般的多向性
故名“飓风”
这一概念一直沿用至明清
到了唐代 , 随着“南方大开发”
这只定期来袭的“海上巨兽”
成功刷新了存在感
被贬岭南的韩柳诸公
纷纷在台风天唱起“伤心太平洋”
峡山逢飓风 , 雷电助撞捽 。
——韩愈《赠别元十八》
射工巧伺游人影 , 飓母偏惊旅客船 。
——柳宗元《岭南江行》
与此同时
台风的“洪荒之力”带来的噩梦
也被记录了下来
唐代学者刘恂描述台风
“坏屋折树”“吹屋瓦如飞蝶”
明清之时 , 记录更详
比如 , 永乐九年九月
雷州“飓风暴雨”“坏田禾八百余顷”
嘉靖三十一年
遂溪“飓风大作”“淹死数千人”

广东|司马缸说 | 一文读懂:极简台风家族史
文章图片

南宋马远《水图卷》(局部) 图/故宫博物院
清人还在笔记中
记载了两种“台风之王”
一种绰号“铁飓”
作为台风家族中的“钢铁直男”
“铁飓”所至“无坚不摧”
屋飞于山 , 舟徙于陆 , 颠仆马牛 , 摧拔树木 , 海水涌高数丈 , 洋田浸没 , 由咸所留 , 稼穑不育 , 是之谓铁飓 。
——屈大均《广东新语》
另一种绰号“麒麟暴”
所过之处 , 草木皆焚
在其台风眼中甚至还有明火侧漏
堪称“无敌风火轮”
至今仍是气象学界的未解之谜
有时风愈烈 , 燥热愈甚 , 风过草木皆焦 , 名麒麟暴 , 谓风中有火云 。
——丁绍仪《东瀛识略》
随着认识愈益深入
古人开始对短时大风和热带气旋
作出概念区分
分别命名为飓风和台风
从此 , 台风正式确定了家族名号
风大而烈者为飓 , 又甚者为台 。 飓常聚发 , 台则有渐 。 飓或瞬发倏止 , 台则日夜或数日而止 。 大约正二三月发者为飓 , 五六七八月发者为台 。
——《台湾府志》
台风预测:风鱼与知风草
众所周知
中国古代人均气象学家
在第一产业为王的时代
不具备天气预报技能的劳动者
只能像可敬的陶渊明大叔一样










中原地区如此
气象条件更复杂的沿海地区也如此
在一次次实战大考中
沿海先民
逐渐积累了预防台风的丰富经验
为《三国演义》贡献了主题金曲的
明代状元杨慎
曾描述过一种神奇的云
水手称为“犁头云”
台风来前 , 此云往往“漫空疾飞”
凡此风作先一二日 , 片云漫空疾飞 , 海人呼为扬潮 , 风为海溢之先兆也 , 东广航海者曰犁头云 。
——杨慎《艺林伐山》
清初广东大学者屈大均
记载过一种能够预知台风的“鱼”
名为“暨鱼”
据考证 , “暨鱼”即中华白海豚
近日还曾惊现佛山顺德
暨鱼 , 大者长二丈余 , 脊若锋刃……来辄有风 , 故又曰风鱼 。
——屈大均《广东新语》

广东|司马缸说 | 一文读懂:极简台风家族史
文章图片

误入顺德河道的中华白海豚 。 图/羊城晚报
据地方文献记载
广东一带还有一种“知风草”
经验丰富的老同志
可以通过数出草茎上的节
来预测当年台风的频次与强度
根白似芹 , 深一二尺 , 叶似兰而小薄 , 土人视其节以占飓风 。
——《雷州府志》
民谚云“一雷压九台”
古人认为 , 一场符合出厂标准的台风
往往以强对流天气结束
但据气象专家分析
这种说法其实并不靠谱
当惧之时 , 人不望飓风之止 , 惟望迅雷之作 , 雷作而飓止矣 。
——屈大均《广东新语》
比较靠谱的是 , 古人观察到
台风风向总是先北后南
“回南风”来时 , 台风也就默默告辞
想不通的童鞋
建议凝视下图三分钟

广东|司马缸说 | 一文读懂:极简台风家族史
文章图片

台风“烟花” 。 图/广东天气
这些来自感性经验的台风知识
尽管不尽科学
对古人却有警示之用
戚继光就曾编过一首《风涛歌》
向沿海军民科普台风之害
海沙云起 , 谓之风潮 , 名曰飓风 , 大雨相交 。
——戚继光《风涛歌》
台风崇拜:飓母与孟婆
尽管在历史上
台风似乎没有太多存在感
但其影响之大 , 绝不下于水旱蝗
有时一场台风
甚至可以造成社会动荡
而在古代东亚海战中
台风几乎成为胜败的决定因素
比如
忽必烈第二次东征日本
就被一场台风吹得全军覆没
飓风大作 , 战船皆破坏终覆没 , 左副都元帅阿刺帖木儿以下溺死者无算 , 流尸随潮汐入浦口 , 积如邱陵 。
——《新元史》
由于其巨大威力
台风家族逐渐被“玄学”起来
如同其他灾异现象
同样猛于虎的苛政与台风
被毫无逻辑但毫不违和地联系起来
或二三年不一风 , 或一年两三风 , 亦系连帅政德之否臧者 。
——刘恂《岭表录异》
或许是参考旱神、蝗神
古人用最擅长的“拟神”修辞手法
将台风神格化
于是就出现了
流行于沿海地区的飓母神
雷、琼皆有飓风祠 , 其神飓母 , 有司以端午日祭 。
——屈大均《广东新语》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
飓母神更常用的名字是孟婆
没错
专业研发“忘情水”的劳模孟婆
同时也是风神与船神
陆游曰:“岭表有瘴母 , 起时圜黑 , 久而渐广 , 所谓孟婆飓母也 。 ”
——方以智《物理小识》
这些看似蒙昧的台风经验与崇拜
现代人或许很难理解
但对古人来说却很实用
在其背后
蕴藏着生活的智慧与对自然的敬畏
2006年
台风“桑美”袭击福建沙埕港
台风眼刚离境 , 就有渔民外出遇难
而阅历丰富的老渔民
则以“回南风”的经验躲过一劫

广东|司马缸说 | 一文读懂:极简台风家族史
文章图片

图/中国天气
这个事例或许告诉我们
生而局限的人类
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
朴素的经验 , 朴实的敬畏
与纯粹的理性和系统的知识同样重要
参考资料:
朱鸣:地方性知识视角下的中国古代台风学说
吴志锋:略论明清广东台风灾害的特点及危害
刘建利:台风小考
王存忠:台风名词探源及其命名原则
只诚:元朝东征日本研究
来源 | 羊城晚报、金羊网、羊城派
文字 | 羊城晚报全媒体采访人员 谢杨柳
编辑 | 天骄
校对 | 黄小慧
审核 | 岑杰昌
签发 | 李春炜
猜你喜欢
按以下步骤
【广东|司马缸说 | 一文读懂:极简台风家族史】把羊晚君设为“星标”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