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发掘自身更多可能
伊贝拉对于短期计划的建议几乎和“黑马项目”研究人员所记录的一模一样 。 “我到底想成为怎样的人?”面对这个问题 , 与其盼望获得一个无比权威、不容置疑的先验答案 , 研究人员的结论是:不如自己当自己的研究者 , 问自己一些能回答的简单一点的问题——“面对着那么多可能的自我 , 我应该选择哪个自我开始探索?我怎么样才能实现这种探索?”先去接近可能的自己 。
比起庞大的计划 , 我们应该选择能够更快上手的实验 。 “先测试 , 再学习 , ”伊贝拉告诉我 , “而不是先计划 , 再实践 。 ”
格雷厄姆是一名计算机科学家 , 同时也是著名的创业投资孵化器Y Combinator公司的联合创始人 。 他在一篇未发表的高中毕业演讲中概括了伊贝拉的原则:
一到每年五月 , 全国的演说家们都在毕业典礼上发表标准的毕业演讲 , 鼓舞毕业生 , 而演讲的主题就是:不要放弃你的梦想 。 我明白他们的意思 , 但是这并不是一个好的表达方式 , 因为这种说法其实是在暗示你:一定要去完成你很早之前定下的计划 。 在计算机世界 , 有一个专门的词来形容这种情况:过早优化……
……与其先设定目标再工作 , 不如从有希望的环境开始工作 。 这是成功人士的最真实经历 。
如果按照毕业演讲的思路 , 你已经决定了二十年后你想成为怎样的人 , 然后问自己:我现在能做什么才能实现计划?我的建议是 , 先不急于投身未来的事情 , 只关注眼下可能的选项 , 选择那些能够给予你前途的选项 。
伊贝拉所说的“先测试 , 再学习”模式在关于天才的描述中不可或缺 。 关于雕塑家米开朗基罗 , 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他都不用触摸 , 就能透过一整块大理石看到自己要雕刻的形象 , 随后 , 只要简单地把没用的部分凿掉就行 , 雕塑的形象自然就显露出来 。 这种说法并不是事实 。 艺术史学家华莱士证明了米开朗基罗其实是一位“先测试 , 再学习”的全能艺术家 。 在创作时 , 米开朗基罗经常改变主意 , 修改自己的雕刻计划 。 他留下3/5的未完成作品 , 这样每次雕刻都可以更有进步 。 他是雕塑家、画家、建筑大师 , 还为佛罗伦萨的防御工事做工程设计 。 在他快三十岁的时候 , 他甚至把视觉艺术完全丢到一边 , 徜徉在诗歌的海洋里 。
和任何一个急于提升匹配质量的人一样 , 米开朗基罗也学着了解自己是谁、自己在雕刻谁——这一切都发生在实践中 , 而不是理论中 。
【米开朗基罗|成长的边界】他从一个想法开始 , 先测试 , 再改变 , 愿意为一个更适合的项目放弃最初的想法 。 他按照伊贝拉的新名言在工作:“当我看到我在做什么时 , 我才知道自己是谁 。 ”
推荐阅读
- 快报|“他,是能成就导师的学生”
- 地面|全程回顾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乘组圆满完成第二次出舱任务
- 最新消息|中围石油回应被看成中国石油:手续合法 我们看不错
- 人物|马斯克谈特斯拉人形机器人:有性格 明年底或完成原型
- 测试|图森未来完成全球首次无人驾驶重卡在公开道路的全无人化测试
- AMD|AMD 350亿美元收购赛灵思交易完成时间推迟 预计明年一季度完成
- 网络化|工信部:2025年建成500个以上智能制造示范工厂
- Apple|苹果高管解读AirPods 3代技术细节 暗示蓝牙带宽可能成为瓶颈
- 智能化|龙净环保:智能型物料气力输送系统的研究及应用成果通过鉴定
- 识别|天津滨海机场RFID行李全流程跟踪系统完成建设 行李标签识别成功率可提升至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