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学|刘盛纲:“最强大脑”的家国情

在电子科技大学有这样一位老党员、老教授 , 被师生们称为“成电的最强大脑” , 他的故事在校园里广为流传 。
1956年 , 苏联派出专家帮助中国高校发展微波电子学 , 可当时国内缺少这个领域的专业翻译 。 一个22岁的年轻人临危授命 , 用不到5个月的时间 , 自学掌握了俄语 , 成为了苏联专家的得力助手 。
这个年轻人叫刘盛纲 , 是新中国自己培养出来的第一代杰出的物理电子学家 。 师生们对他的称呼还有很多:比如“刘院士” , 1980年 , 他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 在微波电子学等领域做出了国际上公认的原创性及奠基性工作;比如“刘校长” , 他是电子科技大学至今任期最长的一位校长 , 治校15年 , “成电”名扬海内外;但他特别中意“刘老师”这个称呼 , 现在学生们更喜欢亲切地称他“先生” 。 刘盛纲视学术为生命 , 以育人为使命 , 从1956年来到成都电讯工程学院 , 他就再也没有离开过 。 如今 , 已经88岁的刘盛纲 , 依然每天坚持做实验、带学生 , 风雨无阻 。
刘盛纲还是我国太赫兹科学的先驱 。 太赫兹处于宏观电子学与微观光子学的过渡区域 , 是电磁波谱中唯一待全面开发的频谱资源 , 也是下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以及有关产业的重大基础 , 已成为发达国家争先抢占的核心频谱资源和科学制高点 。
一直以来 , 太赫兹辐射源都是制约学科发展的关键瓶颈问题 , 欧美国家耗费了大量精力进行研究 , 仍难有较大突破 。 20多年来 , 刘盛纲带领科研团队 , 不断攻关 , 应用二维材料石墨烯的表面等离子体波产生辐射 , 得到了覆盖整个太赫兹频段的辐射源 , 攻克了辐射源的难题 。
“核心技术要掌握在自己手里!”刘盛纲每每回忆起自己幼年经历 , 总是眼眶湿润 。
1933年 , 刘盛纲出生于安徽肥东 , 抗日战争爆发后 , 年幼的他和全家一起走上了逃难的路 , 从安徽到湖南 , 再到贵州、重庆 , 他亲眼目睹祖国大地满目疮痍、哀鸿遍野 。
刘盛纲至今仍清楚记得 , 1945年4月 , 他们一家逃难到贵州 , 一路上紧紧搂着他、为他遮风挡寒的母亲倒下了 。 刘盛纲一夜没有合眼 , 守在母亲跟前 。 第二天 , 母亲又挣扎着醒了过来 , 看见眼前又瘦又黑的儿子 , 心疼地说:“我不能死 , 我要活着 , 把你带到18岁 , 我才放心啊!”
山区小城的清晨 , 一对母子在街边抱头痛哭 。 他们的命运也是当时无数个家庭的命运 。 刘盛纲总是对学生们说:“大家不稳哪有小家的安稳 , 民族不强哪有个人的幸福?”
正是这样的经历 , 让刘盛纲更加懂得了“国家”的意义 , 也让他树立起了“科教报国”的理想 。 尽管人生中有许许多多的困难和波折 , 这样的信念也丝毫不曾动摇 。 (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采访人员 鲁磊)
【电子学|刘盛纲:“最强大脑”的家国情】作者:鲁磊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