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成都如何“先行先试”

2017年 , 成都将“智能经济”确定为我市重点发展的六大新经济形态之一 。 此后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进入“快车道” , 产业释放积极信号的频度越来越密:从基础支撑、核心技术到上层应用的全产业链企业集群基本形成;成都科学城、AI创新中心等产业载体集聚效应明显;针对人工智能密集发文 , 对人工智能进行产业培育和目标设定 。
在新一轮发展中 , 成都人工智能不再局限于实验室技术 , 而是作为通用技术得到更广泛推进 , 赋能各行各业 。 人工智能+教育、人工智能+医疗、人工智能+制造、人工智能+交通、人工智能+金融、人工智能+安防……各类人工智能应用场景面世 , 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
工业和信息化部近日印发通知 , 支持创建北京、天津(滨海新区)、杭州、广州、成都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 。 这是继上海(浦东新区)、深圳、济南-青岛3个先导区后 , 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第二批先导区名单 。 至此 , 全国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已增至8个 。 入选对成都意味着什么?和其他先导区相比 , “成都任务”是什么?推动落实 , 下一步又有哪些举措?日前 , 笔者采访了相关部门负责人和专家、企业家 。
聚集效应凸显
基本形成全产业链企业集群
根据工信部的发文 , 成都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要立足“一带一路”重要枢纽与战略支撑点的区位优势 , 把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机遇 , 以人工智能赋能中小企业为重要抓手 , 聚焦医疗、金融等优势行业 , 释放应用场景清单 , 促进技术产业迭代发展 。
【应用|成都如何“先行先试”】“此次成都入选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 , 既是对成都产业发展的认可也是机遇 。 相信未来会有更多的产业创新资源向成都聚集 , 可以说标志着成都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 。 ”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创新联盟秘书长安晖表示 , 在未来的先导区创建中 , 还需立足成都的产业优势和资源禀赋 , 持续提升创新能力 。
成都的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缘何得到国家支持?工信部有关人士曾表示 , 成都具有发展人工智能产业的先天优势和后天潜力 , “四川省是我国重要的信息产业和软件产业基地 , 具有发展人工智能的良好条件 。 四川省、成都市已经出台了一系列支持人工智能技术和产业发展的政策 , 在聚焦新要素、培育新动能、发展新经济上取得了明显的成果 。 ”
在成都信息工程大学控制工程学院院长、中国科学院大学博士生导师蒋涛看来 , 成都电子信息产业特别是软件服务业实力雄厚 , 为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专业基础 。 另一方面 , 围绕工业机器人、无人机延展应用、医疗健康、智能安防等领域深耕 , 形成了成都人工智能产业的特色方向 , 展现了蓬勃的产业活力 。
“同时 , 成都数量众多的高等院校及科研院所使得这座城市具有丰富的人才储备 。 ”蒋涛进一步分析道 , 此前出台的相关产业政策也为人工智能的发展营造了更加良好的发展环境 。 此前 , 成都市出台了《成都市加快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推进方案》《成都市加快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专项政策》 , 配套印发了《实施细则》 , 重点围绕夯实产业基础、提升产业能级、营造产业生态3个方面出台了12条支持政策 , 大力支持人工智能核心技术研发、行业融合应用创新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
据了解 , 人工智能产业规模稳步扩大 , 2020年人工智能产业企业达550余家、产业规模200亿元 , 到2022年产业规模将突破500亿元 , 带动关联产业规模突破5000亿元 。 目前成都已吸引百度、商汤、科大讯飞等行业龙头企业落地 , 培育川大智胜、四方伟业、考拉悠然等本土企业崛起 , 基本形成从基础支撑、核心技术到上层应用的全产业链企业集群 。 同时 , 成都在智能视觉、语音识别、智能制造等细分领域形成比较优势 , 国星宇航、博恩思等8家企业入选工业和信息化部人工智能创新重点任务揭榜目录 , 占全国1/17 。
应用场景营造
助力企业共享城市场景机会
企业落户下来 , 更要留得住 。 市经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 在先导区的建设中 , 成都将坚持场景营城 , 突出产业特色 , 以人工智能赋能中小企业为重要抓手 , 聚焦医疗、金融等重点领域、优势行业 , 搭建人工智能深度应用场景 , 释放城市场景清单 , 助力企业共享城市场景机会 , 发挥人工智能“赋能”效应 。
“数据、算法、算力、应用构成了人工智能的4个方向 。 对人工智能企业而言 , 最重要的是要能落地应用、将技术真正转化为生产力 。 ”四川省人工智能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任志宇表示 , 此次工信部发文中 , 特别提到的医疗人工智能和金融人工智能就是成都的优势领域 。
在医疗领域 , 借助布法罗机器人科技(成都)有限公司研发的“外骨骼机器人” , 让越来越多的截瘫患者重新站了起来 , 迎来全新生活 。 从2010年开始 , 电子科技大学机器人研究中心主任、布法罗机器人首席技术专家程洪带领团队从零开始 , 将人工智能与康复医学场景结合 , 致力研发帮助截瘫患者恢复行动能力的外骨骼机器人 。 我国成为继美国、以色列和日本之后 , 第四个成功研发外骨骼机器人的国家 。
通过人工智能赋能 , 制造业也迎来新机 。 “机器人不仅大大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 , 而且可以实现工艺质量、产品质量的双重提升 , 保持极高的产品稳定性 。 ”成都卡诺普自动化控制技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邓世海举例道 , 以喷涂为例 , 工人需要三班倒 , 而机器人则可以24小时工作 , 而且对油漆粉尘等各种污染“百毒不侵” 。 卡诺普是一家专业从事工业机器人核心零部件及协作机器人、工业机器人整机研发、生产、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 , 是西南地区唯一一家工业机器人领域四项国家标准的主要起草单位 。
此外 , 四川川大智胜软件股份有限公司将图像技术应用到航空与空中交通管理、飞行模拟、三维测量与人脸识别、通用航空、智慧城市和文化科技等领域 , 并入选工业和信息化部人工智能创新重点任务揭榜目录 。 四川妥妥递科技有限公司聚焦于金融科技领域 , 借助人工智能等手段 , 致力于为信托、证券、银行、私募基金等机构提供综合性资产管理云服务平台 。 成都智元汇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致力于以“人工智能+”的技术在地铁场景构建一个全新升级迭代的“智慧乘运管理服务体系” , 是中国城市轨道交通领域提供“智慧乘运管理及服务”解决方案极具代表性的公司之一 。
厚植产业生态
打造错位发展、各具特色的人工智能产业格局
推动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建设 , 助推人工智能产业升级 , 离不开产业载体的凝聚作用 。 我市将以成都天府新区、高新区为重点 , 打造错位发展、各具特色的人工智能产业格局 。 如今 , 位于天府新区的独角兽岛启动区建设工作正式进入收官阶段 , 项目整体及室内展陈精装全面呈现 , 独角兽岛“雏形粗现” 。 在这里 , 人工智能将是重点支持的方向 。 已经入驻天府新区成都科学城的商汤科技 , 将是独角兽岛建成后的第一位“岛民” 。
产业载体不只是为人工智能企业提供场地 , 更是为了产业生态的构建 。 “2020年9月 , 成都超算中心建成投运 , 主机性能位居全球第五、全国第三 , 充分满足科技部对国家超算体系算力规模的要求 , 为成都发展人工智能产业提供了强有力的算力支撑 。 ”相关负责人表示 , 目前华为鲲鹏生态基地、天府高性能计算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等创新平台已全面投入运营 , 服务企业400余家 , 赋能天府新区人工智能产业发展 。
作为成都人工智能产业主阵地 , 成都高新区已聚集人工智能企业300余家 , 其中规上服务业企业83家;已形成了人工智能产业基础层、技术层、应用层全链条产业体系 , 在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处理、智慧交通领域已出现一批行业领军企业 。
去年 , 成都高新区已与华为正式签署人工智能大数据中心项目合作框架协议 , 助力成都建设智慧城市数字底座和城市智能中枢 , 进一步提升城市治理能力 。 下一步 , 该区将以产业功能区建设为支撑 , 聚焦公共计算能力平台、关键共性技术支撑平台、人工智能创新平台等支撑平台和构建产业生态圈创新生态链 , 突出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质量发展 , 坚持创新引领 , 加强开放合作 , 打造人工智能产业集群高地 。
“成都作为西部首个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 , 下一步将立足‘一带一路’重要枢纽与战略支撑点的区位优势 , 把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机遇 , 发挥在推动中西部地区协同发展、示范带动作用 , 坚持创新引领 , 支持新技术新产品先行先试 , 夯实技术-产业系统迭代发展的基础 。 ”市经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 在政策、机制、模式创新上积极探索实践 , 深化国内、国际合作 , 健全产业生态环境 , 辐射带动区域人工智能融通发展 。
“成都市作为四川‘首位城市’ , 具有发展人工智能产业良好的基础条件 。 ”省经信厅相关负责人表示 , 支持成都创建先导区有助于落实四川省“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四向拓展、全域开放”战略部署 , 发挥成都市示范带动作用 , 加快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经验 , 推动全省协同发展 。 下一步该厅将加强部省协同 , 支持、指导成都市建好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