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片|订单排到明年 “临港制造”加快走向广阔市场

直径7-12微米 , 看上去像一卷白色绸缎 , 摸上去光滑柔软且富有弹性 , 常规使用温度可达1375℃ , 高温稳定性好且导热率低……农历正月初四 , 上海榕融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位于临港新片区的厂区就提前开工生产了 。 高铝氧增强复合材料胶体及预浸料生产、纤维生产、织物生产、结构件生产、定型测试 , 这是一个完整的生产链 , 质量对标国际行业标杆 , 所有工艺装备全部自研 , 核心装备及原料实现国产化 , 拥有独立自主知识产权 。
耐高温氧化铝在航天航空、新能源汽车、半导体烧结炉膛、异型大结构承烧架等制造领域拥有广阔的市场 , 而上海榕融收到的客户订单已排到明年 。 公司管理层和一线员工一起吃完小年夜饭后 , 就加班加点投入紧张的设备维护和测试中 , 总经理孙树人介绍:“目前已实现一期100吨年产量 , 今年还将在新片区启动扩产 , 争取三年内年产量达到5000吨 。 ”
历时15年的科研攻关走出实验室
在去年举行的第22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上 , 上海榕融宣布国产氧化铝连续纤维完成中试 , 这标志着历时15年的科研攻关走出了实验室 。
上海榕融通过前期中试和产业化模拟试验 , 实现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百吨级国产化设备研发及定型 , 形成了胶体工业化生产标准程序和胶体产品质量检测标准 , 不光实现关键指标的精确稳定 , 还有效控制了成本 。 公司技术总工关克田表示 , 氧化铝连续纤维原丝铺丝烘干技术完全可以实现国产替代进口 , 而国产氧化铝连续纤维产品的价格比国外进口产品大约降低了40% , 未来大规模产业化之后 , 成本还有更多下降空间 。
“中国研发”将用在全球产品上
“十四五”开局之年 , 临港新片区将加快科技创新职能转变 , 把更多精力转到定战略、定方针、定政策 , 以及创造环境、完善服务等方面 , 营造最优的科技创新生态 , 给广大科学家和科技工作者搭建更好施展才华的舞台 。
就在昨天 , 上海临港电力电子研究院的研发人员也在紧张研发——他们与德国道依茨合作开发的新能源动力总成诊断软件已进入最后攻坚阶段 , 临港出品的“中国研发”将出现在全球产品中 。 作为新片区认定的首批科技创新型平台之一 , 上海临港电力电子研究院目前已与奥动新能源、卧龙电气、日本罗姆、江苏宏微等企业开展合作 , 覆盖芯片、模块、集成应用全产业链 , 院长沈捷表示 , 节后将引入海外动力电池检测团队 , 力争填补国内关键领域空白 。
“智能车间”探索产教融合
目前 , 国家产教融合试点核心区已在新片区揭牌 ,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国家产教融合试点核心区建设方案》也已发布 。 在上海建桥学院 , 一个“智能车间”在春节期间投入运行 。 原来 , 上海智能制造系统创新中心有限公司已迁入上海建桥学院工程训练中心 , 企业不光将办公地点搬进校园 , 还将柔性机加智能车间实验室同步引入 。 上海智造中心总经理陈廷炯介绍 , 与一般流水线生产车间相比 , 这条产线更专注于对“多品种、小批量、高精度、多工序的复杂零部件产品”进行生产加工 , 运行期间已为商飞等企业完成了复杂部件的订单 。
“智能车间”也是探索产教融合的“试验田” 。 上海建桥学院机电学院副院长都海良介绍 , 在教授专业理论的学校老师与引导实际操作的车间工程师带动下 , 学生既能在基地中提前“预热” , 又能与市场接轨 , 未来将实现“毕业即上岗、上岗即上手” 。
作者:祝越
【新片|订单排到明年 “临港制造”加快走向广阔市场】[责任编辑: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