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问|天问一号“入火” 这一脚刹车踩得巧


天问|天问一号“入火” 这一脚刹车踩得巧
文章图片

2月10日 , 上海天文台VLBI深空探测指挥控制中心的测控员在工作中 。 中国科学院VLBI网是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测控系统的分系统之一 。新华社发
新华社电 2021年2月10日19时52分 , 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实施近火捕获制动 , 顺利进入环火轨道 , 成为我国第一颗人造火星卫星 。 “天问一号”成功实施制动捕获的环绕器 , 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八院抓总研制 。 在长达十年的研制之路上 , 八院火星环绕器团队历经千锤百炼 。
论证再论证
2010年 , 我国深空探测重大专项论证在八名院士联名上书的推动下拉开帷幕 。 自那时起 , 八院火星团队全程参加我国深空探测的重大专项论证 。 2013年 , 根据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对火星探测任务的分工 , 八院火星团队转入对火星环绕器的总体论证 。
我国是深空探测领域的后来者 , 对深空探测所需的技术积累有限 , 为实现深空探测工程的目标 , 需要攻克一系列关键技术:机会唯一的制动捕获如何踩刹车?过程复杂的两器分离如何设计?遥测遥控中断30天的“日凌期”如何度过?数亿公里外的火星探测器如何开展自主管理?
【天问|天问一号“入火” 这一脚刹车踩得巧】一个个技术难题如一只只拦路虎 , 横亘在问天之路上 。 八院火星团队迎难而上 , 论证再论证 。 为了攻克环绕器自主管理难题 , 环绕器副总设计师朱新波组建了一个“敢啃硬骨头”的攻关小组 , 不断完善理论模型和技术框架 。
为了更好地发挥协作优势 , 团队骨干周必磊、何振宁等青年设计师频繁往返京沪之间 , 不断完善项目建议书和任务书 , 边论证边调研 。 凭着“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干劲 , 火星团队在“深空探测自主管理与控制关键技术”“深空探测顶层任务规划与系统级技术”等课题研究先后取得重大突破 , 此后成果成功进行了应用 , 终于使环绕器拥有了聪明“大脑” 。
高可靠自主火星捕获技术也是技术攻关的一个重要内容 。 环绕器在抵达火星后 , 需要把握住唯一的机会 , 对火星进行制动捕获 。 如果点火时间过长 , 探测器就会一头撞上火星;如果点火时间过短 , 探测器就会飞离火星 。 这对环绕器姿轨控分系统提出了极高要求 。
为了解决难题 , 环绕器团队谢攀等年轻的总体设计师 , 与八院相关研究所同事们一起 , 不断进行脑力碰撞 , 提出了无数个方案 。 最终 , 他们决定采用捕获时“开机时长”和“速度增量”两个指标来控制发动机的“双关机策略” 。 环绕器还可以自主生成二次捕获策略 , 以最大限度保证任务成功 。
集体的智慧是无穷的 。 在大家共同努力下 , 团队接连攻克了火星制动捕获、超远距离通信、长时间在轨自主管理、深空光学自主导航等多项关键技术 。
付出再付出
测控数传分系统是火星探测器最重要的分系统之一 , 不仅要进行整器的各项试验 , 同时还要进行各测控站、应用站的对接 。 对接工作时间跨度大、协同距离远 , 需要长期保持多地同时工作 。
北到佳木斯的深山老林 , 西到喀什的茫茫戈壁 , 南到文昌的湿热海岛 , 东到上海的佘山脚下……在进行我国首台高灵敏度数字化深空应答机的测控应用对接任务时 , 李金岳、张旭光、何春黎、刘镒四位综合测试、测控数传、综合电子岗位的设计师 , 短短几个月时间里 , 辗转八地 , 披星戴月 , 奔赴数万公里 。
火星环绕器的AIT(总装、集成和试验)任务首次采用京、沪两地联合研制模式 。 研制期间 , 火星环绕器辗转于上海、北京和海南 , 每一次装箱、每一次装车、每一次卸车、每一次开箱、每一次押运都严格按既定计划进行 , 在繁琐的往复中各环节有条不紊地紧密衔接 , 为整个研制任务的进程提供了最安全的保障 。
2020年初 , 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 , 打乱了火星环绕器正样产品的出厂步伐 。 为了降低人员流动风险 , 团队决定分双线并行推进工作:一支队伍在京完成与北京飞行控制中心的无线1:1联试 , 另一支队伍负责在上海完成整器出厂评审准备工作 。
2020年4月初 , 试验队整装待发 , 前往文昌航天发射场 。 面对将近4个月的超长进场期 , 在海南高温高湿的气候下 , 试验队夜以继日为环绕器做发射前的最后冲刺 。 当关键流程处于非当班期间 , 综合测试主任设计师王森、总体副主设计师徐亮始终坚守在测试现场 , 确保了环绕器一切正常 。
坚持再坚持
2020年7月23日 , “天问一号”成功发射后 , 火星环绕器的飞控工作和其他近地卫星不同 , 需要同时在北京、上海两地进行飞控 。 在环绕器副总指挥褚英志、计划助理印兴峰的组织下 , 八院火星团队轮换执行北京/上海的飞控值班任务 。 在“天问一号”奔赴火星的星际旅途中 , 团队成员每天“两班倒”一路遥遥“相伴” 。
截至目前 , 火星探测研制团队已经持续开展了202天的在轨飞行控制任务 , 完成了四次中途修正和一次深空机动 , 开展了各种自检和功能验证工作 , 对探测器的测控通信能力、能源保障能力、姿轨控能力、自主管理能力等进行了测试 , 确保制动捕获过程涉及的功能、性能得到充分检验 。
在火星制动捕获的关键节点前夕 , 总体主任设计师牛俊坡、总体副主设计师杜洋带领全体团队成员 , 奔赴北京飞控 , 细致地开展飞控文件的最终确认 , 与北京飞行控制中心开展一遍又一遍的协同演练 。 正是这种严谨认真、一丝不苟的精神 , 环绕器顺利开展制动捕获 , 成功实现我国首次火星自主探测任务的环绕目标 。
十年的问天之路 , 八院火星环绕器队伍奉献的是青春和智慧 , 扛住的是责任与压力 。 第一时间得知“天问一号”成功进入环火轨道 , 环绕器总体主任设计师牛俊坡自豪地说:“好奇是隐藏人类心中的神秘种子 , 热情是蕴含人们体内的无穷力量 , 深空是等待人们探索的未知领域 , 梦想是激励我们前进的灼灼明灯 。 我们所做的每一件事、踩下的每一个脚印 , 都在创造新的历史!”
链接
人类为何对“探火”情有独钟?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八院509所总体室主任陆希介绍说 , 与水星、金星比起来 , 火星最接近太阳系“宜居带” , 是除地球之外 , 被认为最有可能孕育和存在生命的另一颗行星 。 自古以来 , 火星就是一颗承载了人类最多梦想的星球 。
如果将太阳系看成一个“大操场” , 八大行星在各自的跑道上 , 逆时针围绕着太阳奔跑 。 距离太阳最近的水星位于第一跑道 , 由于距离太近 , 水星难以承受“母亲”炙热之爱 。 太阳风吹走了水星上所有空气 , 白天温度可能高达430摄氏度 , 夜晚低至零下170摄氏度 。 由于缺乏大气层保护 , 水星周身遍布陨石坑 , 是一个难以孕育生命的蛮荒之地 。
人类对水星的探测也极其艰难 。 由于水星质量很小 , 引力只有地球的38%左右 , 导致人类的探测器很难被水星的引力捕获 。 即便被捕获 , 在强大的太阳引力作用下 , 也极易偏离轨道 。 人类已有的探测表明 , “探水”对于人类了解过去很有帮助 , 但是对于人类渴望的星际移民未来 , 则毫无希望 。
位于太阳系第二跑道的金星 , 从表面看各方面环境与地球类似 , 很有可能有孕育生命的条件 。 因此 , 在掌握了航天技术后 , 人类也曾把金星作为探测的目标 。 1962年 , 美国“水手二号”曾成功飞掠金星;1974年 , “水手十号”飞掠金星并确认了“水手二号”的探测成果:金星表面存在极其浓密的大气 , 表面温度极高 。 20世纪中期 , 苏联启动“金星计划” , 共计发射了29个探测器 , 其中10个成功着陆 , 最短工作23分钟 , 最长仅127分钟 , 金星的生存环境也太恶劣了 。
探测表明 , 金星大气96%为二氧化碳 , 造成了严重的温室效应 , 导致金星表面温度在460摄氏度以上;金星表面大气压是地球的92倍;金星空气中滞留了大量火山喷发带来的硫化物 , 稠密的大气几乎阻挡了所有的阳光 , 内部一片昏暗;金星磁场也很弱 , 难以保护生命 。 总体来看 , 金星也难以承载人类的期待 。
地球的近邻火星成为人类最佳选择 。 自1960年苏联发射了首颗火星探测器至今 , 人类已经向火星发射了近50颗探测器 。 如今 , 探测火星、探寻火星生命信息、探索火星宜居性 , 已成为国际深空探测的主流 。
火星上众多科学之谜 , 吸引了各国科学家 。 “天问一号”是我国首次自主执行的火星探测任务 , 将一步实现火星环绕、着陆和巡视探测 , 获取丰富、立体、多样的火星探测科学数据 , 这在世界航天史上尚无先例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