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大数据时代 , 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经历 , 并不是旅游旺季 , 机票价格却越搜越高;聊天时随口提到某款商品 , 一转身就在各大平台上看到相关商品的广告推送 。 在网络时代 , 我们能很快地找到自己想要的信息 , 但自己的信息数据却似乎也更容易被泄露 , 或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商家非法利用 。
不久前 , 一篇质疑某外卖平台运用算法进行“杀熟”的文章引发热议 。 该平台的一位会员用户指出 , 同样的订单 , 他的配送费定价时常比非会员用户的更高 。
肖先生:经常点同一家的外卖 , 忽然有一天我开了会员之后 , 发现配送费价格一下较之前涨出三倍 。 开了会员之后 , 反而比非会员价格还要高 , 那我开会员的意义在哪 。 文章引发热议后 , 相关外卖平台联系了肖先生 , 针对他提出的质疑 , 平台方给出的回复是:配送费上的价格差异是由于系统缓存而导致的误差 。
肖先生:我尝试了很多次 , 在一周之内都是这种情况 。 缓存的说法肯定说不过去 。 何来的位置缓存呢?在同一个地方 , 差异就是存在于会员和非会员之间 。
中国消费者协会投诉部主任陈剑:可能经营者对消费者进行精准的个人数据画像 。 这种画像相关的商品和服务只推荐给了他 , 所以他所获取的知情权存在很大的缺陷 。
在与APP打交道的过程中 , 同样也有令大家担忧的问题不断出现 , 比如“APP偷听”现象 , “APP偷听”是否存在呢?来看技术专家做的测试 。
APP治理工作组技术专家 何延哲:假如发一个语音 , 当手松开了以后 , 这个录音事实上还在继续 。
我们还可以把提示去掉 , 测试的过程是两分钟 。
两分钟后 , 采访人员看到 , 在测试程序中生成了一条时长为120秒的语音 。 技术人员将语音数据导出后 , 经过核对 , 证实了当测试程序置于前台运行时 , “偷听”是可以实现的 。
【肖先生|APP会偷听吗 实验结果令人震惊】APP治理工作组的专家们在对市面上的APP进行检测时 , 还发现很多APP存在隐私政策篇幅长、用户难以读懂、账户无法注销等诸多问题 。 在测试的过程中 , 专家发现一款壁纸APP , 隐私政策竟然有一万多字 。
工信部多次在官方网站上通报侵害用户权益的APP , 其中不少APP被通报的原因是违规收集个人信息 , 强制、频繁、过度索取权限 。 技术是把“双刃剑” , 互联网公司既能给用户推荐更适宜的商品和服务 , 也能利用技术侵犯用户隐私、损害用户利益 。
对此 , 相关监管部门要对APP的个人信息收集进一步规范和细化 , 还要强化执法力度 , 让相关的法律、法规“长出牙齿” , 完善惩戒机制 , 对不顾用户正当权益的APP运营商予以严惩 。 (央视)
推荐阅读
- 王绶|带领孩子走近科学
- 轻喜剧|中科院物理所推出科普轻喜剧《闹起来,费先生》
- 处理速度|OPPO为何要自研影像NPU芯片?采访OPPO芯片产品高级总监姜波先生
- 高等教育|今天是钱学森先生诞辰110周年,中国科大首届学生追忆先生
- 投资|中国机会|特种玻璃巨头肖特:加大在华投资,核心技术引入国内
- IT|威尔·史密斯、凯文·杜兰特和肖恩·康布斯等投资电动船初创公司Arc
- 人物|J语言联合创始人许国华先生因癌症于10月16日逝世 享年68岁
- 视点·观察|[评论]别让人脸搜索成为侵犯肖像权的工具
- 物理|杨-米尔斯规范原理和粒子物理标准模型丨庆贺杨振宁先生百岁华诞
- 人物|肖像被用于AI换脸视频 林俊杰向B站up主索赔27.5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