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老工业基地是日本人建立 大部分靠自己修复

现在很多人开始说“中国的重工业基地是由日本援助建成的东三省 , 我想说的是 , 真是瞎了眼了 , 日本的侵华和殖民统治倒是变成了援助了 , 真让人气愤 , 那么我们来看一看 , 东北的工业基础是怎么发展起来的 。
东北的工业基础发展 , 分为了三个阶段 , 张作霖时期、日本殖民时期、共和国建设时期 。
张作霖时期
东北的早期开发也是和“张氏父子”密不可分的 , 从开放满洲到20年代中期 , 伴随着大量移民的到来 , 东北曾经有过一个辉煌的发展阶段 , 张氏父子实行“整军精武 , 励精图治”的政策 , 开矿山、修铁路、建电站、设银行、办学校 , 在北满(黑龙江)积极屯军垦 , 只用了10多年时间 , 东北的经济在中国已经举足轻重 。据说当时东北大学教授的工资是北大的六倍 , 约3000现大洋 , 超过总理段其瑞 。1927年可以生产马达 , 1930年亚洲第一部带空调的火车在大连诞生 。
早些时候 , 张学良就推动张作霖在东北地区建立了一批工业 , 但是其中军事工业占了相当比例 。张氏父子在东北建立的工业 , 侧重于重工业与采掘工业 。当时东北地区的铁路、矿山、钢铁工业 , 也是全国最发达的 。从张作霖宣布东北自治到"九*一八事变"期间 , 张氏父子为了加强东北边防安全 , 根据自建自营方针 , 制定了庞大的铁路修建计划 , 并不顾日本多方阻挠 , 努力将其付诸实施.经过近十年努力 , 打破了东北铁路长期由外国控制的局面 。张作霖不顾日本之反对 , 于1924年成立了自营自建铁路的领导机构和执行机构——东三省交通委员会 , 开始筑建东北铁路网 。从1925年以后 , 张作霖以“自行筹款”方式 , 陆续建造了奉海(奉天-海龙)、吉海(吉林-海龙)、打通(打虎山-通辽)等铁路 。并计划着手修建东北两大干线:一是从葫芦岛经由通辽、齐齐哈尔至瑷珲的西部干线;一是联系京奉路 , 经由海龙、吉林到佳木斯的东部干线 。张作霖还筹备建筑葫芦港 。其计划是企图通过自建铁路 , 把奉、吉、黑以及内蒙联系起来 , 以葫芦岛做吞吐港口 , 同时 , 在南满铁路的沿线设卡征收货场税等 , 用以限制日本利用南满铁路对我东北财富的掠夺 。上述措施无疑具有张作霖企图摆脱日本控制和干涉的倾向 。
20年代中期 , 奉系军阀张作霖、张学良父子开始推行“新政” , 东北逐渐萌芽了以钢铁、煤炭为中心的重工业体系和以粮食加工、纺织、食品工业为中心的轻工业体系 。
日本殖民时期
1932年3月9日 , 在日寇的策划下 , 清朝遗族在其“龙兴之地”的东北满洲里 , 建立了伪满洲国 。
【东北老工业基地是日本人建立 大部分靠自己修复】1932年~1942年 , 由日本幕后主持下的伪满当局详尽规划了大大小小109个城市的建设 , 而这样的对东北的全面系统规划 , 在中国的其他地区都未曾做过 。
比如伪满洲“国都新京”(长春) , 虽然时尚程度比不了上海 , 可从城市规划来看 , 却是亚洲近代唯一一个比东京还先进的城市 , 是中国第一个全由外国专家规划设计的城市 , 是中国唯一仿照外国大都市(巴黎、堪培拉等) 建造的城市 。
到1934年 , 长春整个城市全部掩映在绿海之中 , 因此有了“城市山林”和“森林之都”的美称 。到1942年 , 长春人均占有绿地2272平方米 , 超过华盛顿1倍 , 是日本大城市人均绿地面积的5倍 , 为世界大城市之冠 , 一时在国际上声名鹊起 。
直到1945年之前的十多年间 , 经过日本军国主义多年的苦心经营 , 加上二战后期日本害怕盟军轰炸本土 , 把日本几乎所有的工业设施迁去了东北 , 东北伪满的工业规模竟然超过了日本本土 。
从沈阳到大连的沈大线两侧工厂烟囱林立 , 城市连成一片 , 成为举世闻名的“绵长工业区” , 沈阳铁西区被誉为“东方鲁尔” 。东北工业化水平迅速提高 , 工业总产值占工农业总产值的比重由26.9%增加到59.3% , 而中国2003年才达到 57.5%;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