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多岁的康熙皇帝,为何提拔死囚张五哥担任自己的贴身大内侍卫?
文章插图
首先,我们顺一下各个人物的关系 。老八集团的财神爷任伯安,担任了江淮巡盐道,这是一个堪比布政使、按察使的肥缺 。依靠哥哥的势力,任伯安的弟弟任季安为非作歹,干了很多伤天害理的事情 。任伯安的小舅子刘八女控制了非常富庶的江夏镇,可以说是雄踞一方的人物 。至于张五哥和父亲张老汉,则是刘八女手下的佃户,当年对张老汉一家有恩 。任季安鱼肉乡民,奸杀了一个俊俏的寡妇,这件事引发了众怒 。当地百姓联名上告,要求承办凶手任季安 。由于事情太大,当地的衙门不敢庇护,只能命令抓捕任季安 。
文章插图
但是被抓的人,却不是任季安,而是张老汉的儿子张五哥 。原来,任伯安、任季安和刘八女想出了一个偷梁换柱的注意 。刘八女出面请求张老汉帮忙,让张五哥冒充任季安的名字顶罪,并且表示“只需要在牢里住几个月,任伯安大人就会想办法把人救出来 。”由于对张家有恩,张老汉最终答应了刘八女的请求 。就这样,衙门把张五哥带回了衙门,张五哥也一直谎称自己是任季安 。其实,由于关系太大,任伯安没有任何办法翻案 。他们贿赂了知县、知府、按察使、刑部等各级官员,总计花了10多万两银子 。最终,刑部装模作样的判处“任季安”斩立决 。为了全家跟着遭殃,张五哥只能认命 。
文章插图
这件事被老十三胤祥发现,胤祥救下了即将被处死的张五哥,得知发生了这样的大案,康熙皇帝勃然大怒,命令彻查各级官员,连刑部的官员也没能逃脱 。最终的结果是牵扯此案的各级官员被撤职查办,真正的任季安被斩首,任伯安丢掉了江淮巡盐道的官职,刘八女被判处无期徒刑 。至于受害者张五哥,则被康熙皇帝破格提拔为贴身大内侍卫 。其实如果认真的说,即便是出于各种原因,张五哥顶罪的行为仍旧触犯了法律 。但康熙皇帝是最高统治者,他赦免张五哥,其他人都无可奈何 。
文章插图
康熙皇帝之所以提拔张五哥,主要看中了两点 。第一,张五哥非常的孝顺,宁可自己被砍头,也不愿意牵连自己的老父亲 。康熙皇帝非常欣赏张五哥,自古以来,无孝子不忠臣,使用这样的人在身边,康熙皇帝非常的放心 。康熙皇帝看到自己的儿子们相互争斗,非常的寒心,希望用张五哥例子敲打自己的儿子们 。第二,张五哥的武功非常好,符合贴身侍卫的标准,康熙皇帝身边的德楞泰和图里琛都是一流高手 。这两个条件缺一不可,否则,估计会赏赐张五哥一些钱,然后让张五哥回家了事 。
文章插图
张五哥担任了大内侍卫以后,确实非常的尽职尽责,对老十三胤祥非常的感激 。在康熙皇帝弥留之际,张五哥把调兵金令的地点告诉了老四胤禛,老十三胤祥就是依靠金令控制了丰台大营的驻军,从而保证了老四胤禛顺利继位 。在老十三胤祥去世之后,张五哥辞去了大内侍卫的职位,表示愿意为十三爷守墓 。从这一点能够看出,张五哥是一个知恩图报的人 。与此同时,由于自己卷入了皇族内部争斗,知道了很多内幕,张五哥必须寻找安身立命的办法 。选择守墓是最高的归宿,雍正皇帝也非常的放心 。
文章插图
本人不是历史学家,不过是根据电视剧《雍正王朝》和一些清代历史资料的情节做出猜想,故事为主,欢迎网友吐槽! 请关注头条号:日尧居k古史!坚持原创 。
其他网友观点从死囚一跃成为皇帝的贴身大内侍卫,张五哥这是走了“狗屎运”吗?
其实张五哥能够完成这次人生的大飞跃,并不是靠运气那么简单!而是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原本的实力、贵人的帮助以及康熙皇帝的现实需要 。

文章插图
我们先来回顾下这件事情的具体经过 。
江南巡盐道任伯安的弟弟任季安和他的小舅子刘八女是江夏镇的一方恶霸,平时为非作歹惯了,终于犯下了奸杀寡妇的命案 。
江夏镇的普通农民张五哥的父亲以前受过刘八女之父的恩惠,为了报恩和保护一家老小,张五哥为任季安顶罪 。本以为只是坐牢那么简单,谁曾想这不过是任季安和刘八女的欺骗,犯了这个罪是要杀头的 。
知道这一情况后,张五哥的妹妹阿兰只好上京去求十三爷,在十三爷和四爷的帮助下,张五哥的冤案终于水落石出 。
在张五哥被砍头的那天,康熙皇帝亲自到刑场阻止了行刑,无罪释放后的张五哥被康熙当场提拔为自己贴身的大内侍卫 。
从此张五哥便陪伴着康熙的身侧,为康熙安享晚年和皇位的顺利更替立下了汗马功劳 。

文章插图
为什么康熙要提拔张五哥当贴身大内侍卫呢?即使他不是死囚,但也没立下什么功勋啊,难道真的是康熙一时兴起吗?并不是!
原本的实力:张五哥忠孝仁义、武功高强,符合做贴身大内侍卫的标准清朝贴身大内侍卫说白了就是皇帝的贴身保镖,原本只能有八旗的贵族担任,康熙提拔张五哥算是破例了 。
要想干这行,首先得具备两个最基本的条件:一是忠心事主、二是武功高强 。
光有忠心,没有武功的话,敌人来了自己对付不了,就不能保证主子的安全 。而光有武功,没有忠心的话,很可能自己犯上作乱,弑杀了主子 。
而死囚张五哥恰好这两个条件都满足 。
张五哥的父亲为了报答昔日刘八女的父亲刘老太公的恩惠,甘愿冒名顶罪,但张五哥不忍父亲前去受刑,毅然让自己前去,这份忠孝仁义之心让康熙深深地感动 。
这样一位有孝心、讲义气的人,因为一点小恩小惠就舍命报答,自己对他有救命之恩,那他还不得粉身碎骨的来报答自己 。所以忠心这一点,张五哥是具备的 。

文章插图
另一方面,为什么说张五哥武功高强呢?这主要从四爷胤禛和十三爷胤祥江南赈灾夜宿江夏镇开始说起 。
当年四爷和十三爷江南赈灾回朝时路过江夏镇,江夏镇的刘八女以外人不得进庄为由对他们百般刁难 。当时天色已晚,没有地方投宿,幸好张五哥挺身而出,将他们接了进去,又杀鸡又杀鸭的招待,而且还不要他们的银子 。
刘八女知道后,派胡教头带人前来兴师问罪,胡教头说了一句话:“我早想收拾你了 。”
既然早想收拾又为什么没收拾呢?唯一的理由就是忌惮张五哥身手了得,不然在江夏镇,哪个是刘邦女的对手?最后胡教头也是借着兵器、仗着人多,才勉强将张五哥制服 。
既然是一个地方恶霸的教头,那么这个胡教头应该是有两把刷子的,那么多人收拾张武哥这么困难,这就可以看出张五哥的武功有多么厉害了 。
而接下来张五哥的一句话更是说明他经历过大风大浪 。
胡教头派十几个人夜里来袭杀四爷和十三爷,被李卫等护卫反杀,在处理尸体的时候,十三爷胤祥问张五哥怎么办,张五哥并不感到害怕,也不是想着去报官,而是直接说:“这房间后面就是河!”
没有经历过大风大浪的人,看到这十几具尸体恐怕早就吓傻了 。张武哥能有这份胆量和毁尸灭迹的能力只能说明他艺高人胆大,以前也经历过这方面的磨练 。
所以张五哥又忠心,本领又好,死囚身份也是被冤枉的,凭借着自身的实力,康熙便提拔他做了贴身大内侍卫 。

文章插图
贵人的帮助:四爷和十三爷回报昔日的恩情并起了爱才之心
我们刚才已经讲到了,四爷和十三爷路过江夏镇时,张五哥帮了不少忙 。他不仅不求回报地杀鸡宰鸭招待他们,而且还因此得罪了当地的恶霸刘八女 。这让四爷和十三爷十分的过意不去 。
早在张五哥和胡教头等人动手后,十三爷胤祥就说了一句话:“五哥,你在这也不是个头,明天跟我们一起走,随便做点生意比呆在这强!”
这句话虽然有透露他们自己的身份,但也摆明了是想帮张五哥善后,拉张五哥一把 。
另一方面,十三爷胤祥自幼是在军营里长大的,什么样的武功高手都见过,正所谓英雄惜英雄,看了张五哥的身手后,起了爱才之心 。
但那时的张五哥因为一些原因没有随他们去,直到自己后来被冤枉要被砍头时,才让自己的妹子阿兰来求十三爷 。

文章插图
为什么是阿兰来求十三爷呢?一是因为张五哥家里就只有父亲张老汉和妹妹阿兰两个人,张老汉年事已高,不便长途奔波 。二是因为在江夏镇时,张五哥就知道了十三爷对阿兰的情谊,让阿兰来求十三爷不仅成功的机会更高,而且阿兰也可能会留在十三爷身边,谋一个好的前程 。
这次张五哥赌对了,看到娇弱的阿兰狼狈不堪地来到京城后,十三爷胤祥十分痛怜 。在得知张于哥被冤枉后,他立马和四爷胤禛商量,一起营救他 。
这不仅仅是为了报答张五哥昔日的恩情以及怜惜张五哥这个人才,也有部分原因是为了出自己心中的一口恶气 。当年两位高高在上的皇子在江夏镇受辱,这可是从来没有过的 。
有了这两位贵人的相助,案件很快就水落石出了 。康熙皇帝亲自出来主持公道,将张五哥无罪释放 。
至于张五哥其他的事迹,比如以前在江夏镇帮助四爷和十三爷,如何身手了得的和恶霸搏斗,这些四爷和十三爷应该都禀告给了康熙皇帝,康熙皇帝这才提拔他为贴身大内侍卫 。
所以如果没有四爷和十三爷这两位贵人的相助,张武哥恐怕真的会身首异处,冤情难以昭雪,就更别提什么贴身大内侍卫了 。

文章插图
康熙皇帝的现实需要:以慰朕心、平衡皇子势力、确保自己能够安享晚年
张五哥冤案发生时,各皇子为夺嫡位之间的争斗已经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 。
太子胤礽被诬陷谋反第一次被废;
大爷胤禔因为魇镇害太子被终身圈禁;
三爷胤祉表面上不动声色,实际上也是窥伺储君之位;
四爷胤禛勤恳办事,但因为公正无私,得罪了不少人,成为了一个孤臣;
八爷、九爷、十爷、十四爷属于一个党派,以八爷胤禩为首,表面上贤德清明,背地里广布羽翼,网罗群臣,朝野中有一大半的臣工都支持八爷党,其势力最为庞大;
十三爷胤祥因为在太子谋反事件中,帮助过太子,而且还说出了“无情最是帝王家”的忤逆之话,也被囚禁了起来 。
面对与众多儿子为了太子之位拼得你死我活的局面,康熙皇帝十分的心痛 。而张五哥恰恰是一个十分有孝心的人,他孝顺老父亲,为了老父亲的安全而甘心替人顶罪 。
这份孝顺之心正是当时康熙皇帝极度缺失的一种感情,所以他将张五哥留在了身边,以慰朕心 。
其实这种做法也是在警示众位皇子,他康熙喜欢孝顺的孩子,你们不必为了太子之位争得你死我活,想要得到太子之位,孝顺是很重要的一点 。

文章插图
另一方面,康熙将张五哥提拔为贴身大内侍卫是为了平衡各皇子之间的势力,以保证将来皇位的顺利更替,并让康熙皇帝自己能够安享晚年 。
张五哥出生清白,和皇子及朝臣没有任何牵连,而且为人公正忠义,不属于任何的势力范畴之内 。即使和四爷、十三爷有一些关系,那也是出于义气,这种义气不会让他违背做人的原则 。
为了确定张五哥没有和皇子们串联,在一次赏雪的时候,康熙皇帝还曾试探过他 。
康熙皇帝问张五哥觉得哪个皇子最好?
张五哥回答说是十三爷 。
康熙又问是不是因为他就过你的命?
张五哥回答说是也不是!
这个“是”表明了张五哥不忘救命之恩,知恩图报 。“不是”则是他从家国大事、天下百姓出发,认为十三爷胤祥的性格和处事能力并不适合做皇帝 。
通过这番回答后,康熙对张五哥深信不疑了 。
所以将张五哥留在身边后,因为他没有党派,各皇子之间不能掌握皇帝的真实意图,便不敢轻举妄动 。
在康熙皇帝病重时,他把自己藏在了一个秘密所在,身边随侍的大臣只有张廷玉、张武哥等寥寥几人 。这个人都是他绝对信任的,不会泄露他的行藏,让皇子来逼宫 。康熙皇帝也得以寿终正寝,没有落得悲惨的下场 。
在临终前,康熙皇帝差张五哥去请四爷雍亲王胤禛来秘密所在,当时的八爷党已经蠢蠢欲动,让张五哥去是为了保护四爷胤禛的安全,以便让皇位能够顺利传承 。
所以张五哥能够从死囚一下子变成贴身大内侍卫,也是因为当时康熙身边缺少这么一个人 。

文章插图
若木语
张五哥从死囚变成康熙的贴身大内侍卫,是由以上三点原因决定的 。自从他当上贴身大内侍卫后, 他高超的政治智慧也表现出来,如:机智应对康熙的问答;尽心辅佐雍正帝登基;主动请求为十三爷守陵三年等 。
正是因为有些这种智慧,张五哥才会在康雍两朝恩宠不断,最后得善终并名垂青史 。
【文/若木图/网络】
(关注@若木小记,为您分享更多精彩)
其他网友观点刑部出了一场大冤案,一个名叫张五哥的年轻人竟然替真正的罪犯任季安顶罪,还因此被判了死刑,走上了断头台 。
张五哥的妹妹阿兰找到了十三爷胤祥申冤,原来是江夏镇的地头蛇刘八女出面让张五哥替任季安顶罪,只因为当年刘家有恩于张五哥的父亲,并许诺只是去顶个罪,但罪不至死,于是张五哥为了替父亲报恩,同意了去顶罪 。可后来判下来却是死刑,张五哥不干,但刑部却威胁他说,如果敢翻案,他的全家都会遭殃,所以为了全家人的安全,张五哥只能认命 。
文章插图
得知此事的胤祥怒火中烧,为了伸张正义,他连夜汇报了康熙 。转天,康熙突然出现在了行刑现场,救下了张五哥,还令人严查此案 。在审理此案的过程中,四阿哥胤禛装病不出,八阿哥胤禩为了扳倒太子胤礽,诱审肖国兴,紧接着十四阿哥胤禵伪造了太子调兵的手谕,大阿哥胤禔主动跳出来说要替康熙杀胤礽,三阿哥胤祉又爆出胤禔魇镇胤礽的事 。
好好的兄弟手足,却因为一个太子的名位争得不可开交,甚至不惜置对方于死地 。康熙是天子,但也是一个父亲,看着自己这些杀红了眼的儿子们,想到了张五哥这个孝子 。
为了替父亲报恩,为了全家人能平安生活,他不惜蒙受不白之冤,身陷囹圄,甚至为此险些失去了生命,这是什么?
文章插图
听父亲的话,为父亲分忧,这是忠,更是孝 。
康熙肯定想,看看人家的儿子,替父分忧,忠孝两全;再看看自己这些儿子,个个为了太子名位勾心斗角,却没人为他这个做父亲的分点忧 。同样是儿子,做人的差距怎么这么大呢?
所以,康熙要大力提拔张五哥 。一方面,康熙非常赞赏张五哥的孝顺,所以要对他加以大力褒奖,更是想通过他树立一个标杆和榜样,告诉自己的儿子们,争来争去是没用的,踏踏实实办差,为父分忧,才是一个忠臣孝子应该做的 。
而另一方面,通过几次聊天和试探,康熙也更坚信张五哥是个能托付大事的人,也愿意去信任张五哥,不仅让他当了大内侍卫,保护自己的安全,而且把他当成了自己与胤禛、胤祥之间的联络员,关键时刻康熙还将自己死后的传位大事交给了他 。最后正是张五哥,他在传位的关键时刻帮助四爷胤禛拿到了金牌令箭,并亲自将十三爷胤祥放出宗人府 。
文章插图
【60多岁的康熙皇帝,为何提拔死囚张五哥担任自己的贴身大内侍卫?】由此可见,一个孝顺父母的人,他的人品又能差到哪里去呢?可能康熙就是认准了这点,才成就了身边这个再普通不过的平头百姓,把他历练成了一个干练机敏的大内侍卫 。
推荐阅读
- 女人为什么会肤色暗黄?导致女人肤色暗黄的原因
- 太阳色口红是什么颜色?太阳色口红推荐
- 喜欢一个人的感觉:真的爱了那种感觉是很奇妙的
- 女生最喜欢什么类型的男生:街头小姐姐们这样说
- 女人喝红酒的八大好处
- 女生喝红酒的时间
- 有图 一定要娶胖一点的女人:微胖女人更有女人味
- 每天喝红酒的量
- 情商低的人特征盘点:情商低该怎么办的4个方法
- 女人看清楚你身边的他:远离直男癌更怕直男癌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