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中医治疗小儿丹痧医案大全
猩红热是外感猩红热时邪(A族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急性出疹性传染病,临床以发热,咽喉肿痛或伴糜烂,全身泛发猩红色皮疹,疹后脱屑脱皮为特征,中医学称本病为“丹痧”,因具有强烈的传染性,亦称为“疫痧”“疫疹”“烂喉丹痧” 。本病以2~8岁儿童发病率较高,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冬、春季节多见,其传染性较强,常可引起区域性小流行 。少数患儿在病程中或恢复期还可出现心悸、水肿、痹证等病证 。
医案一
王某 。
初诊:丹痧发于遍身,骨节酸痛异常,喉痛,此喉痧重症 。舌红起刺如杨梅,是其特征 。
处方:浮萍5克,前胡5克,板蓝根9克,紫草2.4克,栀子皮9克,蒲公英9克,薄荷6克,牛蒡子9克,射干2.4克,牡丹皮6克,连翘9克,六一散9克,白茅根30克(打) 。
另:玄明粉30克,水冲,多次漱口 。
二诊:喉痧重症,表之后当清之 。
处方:小蓟9克,玄参9克,麦冬9克,连翘9克,升麻2.4克,板蓝根9克,知母9克,金银花9克,生栀子9克,通草3克,鳖甲24克(先煎),藏青果5枚 。
另:陈莱菔英120克,煎汤代茶;外吹锡类散 。
三诊:再投养阴凉血之属 。
处方:鲜生地黄12克,小蓟9克,白薇9克,麦冬9克,夏枯草9克,通草1.5克,玄参9克,浮萍5克 。
四诊:喉痧向愈,一身关节疼痛,不利转侧 。
处方:浮萍6克,西河柳9克,豨莶草9克,桃仁泥9克,牡丹皮9克,薄荷6克,白芍9克,汉防己12克,海桐皮6克,蚕沙9克(包) 。
按语:此例为喉痧重症,治以辛凉透表,解毒利咽 。由于患儿血热阴伤,故于二诊起结合养阴凉血之品 。丹痧不宜辛温解毒,或过早使用大剂苦寒泻下药,临床须谨记 。(《现代名中医类案选·章次公医案》) 。
医案二
许童,年十余岁,住省城 。外感风热时毒而成,喉中肿烂白腐,顽涎甚多,浑身大热,兼有疹子,烦渴饮冷,昏迷不识人,大便闭结,澳短赤,脉象浮数,舌红,苔黄腻 。
处方:生葛根五钱,白菊花二钱,板蓝根三钱,土牛膝三钱,金银花二钱,苏薄荷二钱,生石膏三钱(捣),川贝母三钱,鲜芦根五钱,牡丹皮二钱,生白芍二钱,全瓜蒌三钱,粉甘草一钱 。用水六碗,单煮葛根成五茶碗,再纳诸药煮成三碗,分三次服 。另:圣惠方治喉闭法:用鲜地龙一条,研烂,以鸡子白(即鸡蛋清,去黄用)搅和,灌入即通 。锡类散:见尤在泾《金匮翼》、王孟英《温热经纬》二书,故不赘录 。
服地龙后,喉肿渐消,饮水即不再呛;服方药后,身热渐退,疹子渐消;吹锡类散后,白腐即随涎而出 。次日即将原方减去葛根、菊花、薄荷 。共服药3剂,即痊愈 。按语:本案合参各症,确系丹痧 。此缘外受风温入于阳明,上蒸于肺,故咽喉溃烂 。兼有疹子,正是温热欲出不得所致,与白喉之喉中干燥、五心烦热者迥乎不同 。医家拘泥于《白喉忌表抉微》一书,以白喉法治烂喉痧,专用滋阴之药闭塞外邪,使不得出,故致神昏不识人 。夫风寒温散,风温凉散,凡是外感,自无不用表散之理 。喉痧乃温证最重之一端,非用大剂清解,何以驱此温邪也?内服汤药,外用吹药 。葛根主身大热烦渴,用以为君;佐以薄荷、菊花以解其表;再用石膏以清其里;板蓝根、川贝母、土牛膝以清理咽喉;鲜芦根以透发疹子;金银花、牡丹皮、白芍以为之使;又因过服滋腻之药,再加瓜蒌以治胸结;又恐喉间肿甚,不能下药,先用圣惠方地龙、鸡子白法,以开喉闭,外吹锡类散治腐烂 。鲜地龙研烂与鸡子白搅拌内服以治喉闭的救急方药,有临床价值 。何拯华治疗本案,采用标本兼治之法,内服外用药结合,正规方剂与验方结合,从而共奏其功 。(《重印全国名医验案类编·何拯华治丹痧案》) 。
医案三
罗某,女,8岁 。
1965年1月15日初诊:身热(体温38℃)4日,丹痧密布,咽喉疼痛 。大便4日未行,小便短少,舌苔薄,质红,口渴引饮,脉浮数 。由时邪外感,肺胃热盛 。治当辛凉透达,清解里热 。
处方:薄荷6克(后下),牛蒡子9克,金银花9克,连翘9克,生大黄4.5克(后下),炒栀子9克,板蓝根15克,天花粉9克 。
二诊:服2剂后身热较轻(体温37.4℃),腑气亦行 。原方去大黄,再服2剂后症状消失 。
按语:本案丹痧密布,腑闭不行,乃温邪未彻而热势内盛,故予辛凉透痧,清热通里 。方中薄荷、牛蒡子、板蓝根透痧利咽;金银花、连翘、栀子清热解毒;天花粉、大黄增液通腑,使火从下泄 。生大黄一味,非实热便闭不可轻投 。(《中国现代名中医医案精华·徐仲才医案》) 。
医案四
吕某,男,10岁 。
初诊:平素体质虚弱,又感风寒,迁延20余日方始恢复,未及5日又患痢疾,服药多日逐渐痊愈 。但仍食欲缺乏,体弱不欲下床 。同年9月咽痛,遍身丹痧,心烦不眠 。在传染病医院确诊为猩红热 。脉虚软,舌红光亮 。证属温毒内陷,阴虚邪盛 。治宜养阴泄热,解毒透痧 。
处方:鲜生地黄24克,重楼24克,金银花18克,知母15克,板蓝根15克,连翘15克,牡丹皮12克,墨旱草12克,射干10克,前胡10克,甘草6克,桔梗6克,蝉蜕3克 。
另:外用锡类散,加研冰片0.12克,牛黄0:12克,熊胆0.12克,吹咽部,每日3次 。
二诊:2剂后,身热渐退,体温降至38℃,遍身丹痧,心烦稍宁,咽痛减轻,仍不能进食,大便通利,小便黄浊,精神疲倦,不能入睡 。脉较前更软,舌光亮如故 。是元气损伤过甚,阴津不能滋生,以致虚烦不能入睡,宜于前方加补气安神之剂 。
处方:龟甲24克,生地黄15克,玉竹15克,朱茯神15克,生山药12克,鲜石斛12克,金银花12克,麦冬12克,板蓝根10克,人参6克,甘草6克,羚羊角粉1.5克(代,冲服),琥珀1.2克,朱砂1克,牛黄0.15克(同研冲服) 。
另:外吹锡类散 。
【老中医治疗小儿丹痧医案大全】连服3剂,精神好转,夜能人睡,能进粥,咽痛大减 。脉象较前有力,略见滑象,舌质转淡 。以原方减其剂量,调理1周而愈 。
按语:患者素体弱,又重病缠绵,致阴气大虚,元气耗散,机体抗病力降低而感染本病 。今身发壮热,咽喉肿痛,是温毒踞于肺胃 。邪在肺胃,脉应浮数洪滑,舌应黄燥有苔,方称脉、症相符,合于喉痧一般发展之规律 。今病初起而喉痧之症具备,而脉虚数无力,舌质红降无苔,是气阴大虚,热毒壅盛之险象,当阴虚邪盛之际,若不急予扶正托邪,外邪最易内陷,酿成昏惑谵妄之险证 。故本病之治法,固当着重祛邪,而益阴扶正,防止内陷,尤为当务之急 。咽喉全部溃烂,阴液太亏,如不及时补救,迫神昏气促,烦躁不宁,则挽救不及 。(《中医临床传薪集——邢锡波学术经验集粹》) 。
医案五
初诊:风温发痧,痧邪太重,邪热与风半从外出、半从里陷 。痧邪本在肺胃二经,然肺与大肠表里相应,大肠与胃又系手、足阳明相合,所以陷里之邪直趋大肠,以致泄痢无度 。痧点欲回未回,咳嗽不爽,遍身作痛,脉数,重按滑大,舌红无苔 。上下交困,极为恶劣 。勉用薛氏升泄一法,即请明贤商进 。
处方:煨葛根一钱五分,苦桔梗一钱,生甘草五分,白茯苓三钱,淡黄芩一钱五分(酒炒),大豆黄卷三钱,羌活七分,荷叶三钱(炒黄) 。
二诊:昨用升泄之法,陷里之邪略得升散,脾之清气稍得升举,泄泻大减,白冻亦退,神情亦略振作 。舌红绛较淡,脉滑大稍平 。总属转机之象 。守前法扩充,续望应手 。即请商裁 。
处方:羌活一钱,防风根一钱(炒),广木香三分,淡黄芩一钱五分(酒炒),枳壳八分,苦桔梗一钱,大豆黄卷二钱,煨葛根一钱五分,生甘草五分,白茯苓三钱,干荷叶三钱(炒黄) 。
三诊:下痢稍疏,然昼夜当在二十次之外,所下黑黄居多,肛门烙热,肌表之热并不甚盛 。而脉数竟在七至以外,舌红起刺 。良以陷里之邪与湿相合,悉化为火,仿《金匮》协热下痢法,即请商裁 。
处方:炒黄柏二钱,北秦皮一钱,滑石块三钱,炒黄连四分,生甘草三分,白头翁一钱,金银花三钱,白茯苓二钱,金石斛二钱,龙井茶一钱五分 。(《张聿青医案·丹痧》) 。
医案六
金某,时疫七日,丹痧回没太早,火热内灼,口疳咽痛,热胜则肿,面目肢体虚浮,脉象弦数,恐变肿胀,急导火下行 。
处方:鲜生地黄五钱,玄参三钱,茯苓皮三钱,细甘草五分,延胡索粉一钱,车前子一钱五分,木通五分,丝瓜络二钱,金银花二钱,上湘军二钱 。
二诊,身热已退,口疳稍轻,四肢仍带肿胀,火风阻闭,脾湿因而不运,随风流布 。恐肿胀日甚,再理湿祛风 。
处方:大腹皮二钱,宜木瓜一钱,冬瓜皮四钱(炒),茯苓皮三钱,泽泻一钱五分,生薏苡仁四钱,汉防己一钱五分,猪苓二钱,青防风一钱,左秦艽一钱五分 。
服后渐愈 。
按语:张聿青,名乃修,江苏无锡人,生于1844年,卒于1905 。少时因病弃儒书,承父业习医 。毕生勤于临床,著述不多,且大半散佚,所存仅医论若干篇及医案数卷 。其治医专宗“素难”,取法“长沙”,同时又吸取各家之长,融会贯通,别具机杼 。临床诊断,善于辨证察色,尤长脉诊,遇症情复杂虚实疑似时往往能从脉象探讨中求得真相 。同时极注意节令更易与病家生活细节对病机所引起的影响及变化而及时作出相应措施,案中多可见之 。又善用前人成法,能随机变化,不为成法所拘 。本案一为丹痧之重症,一为丹痧回没太早而发肿胀 。案中边述边议,思绪尽然纸上 。(《张聿青医案·丹痧》) 。
推荐阅读
- 糖尿病是否与治疗HIV的药物有关
- 治疗阳痿早泄吃什么药好呢
- 男性怎样治疗前列腺炎最好
- 治疗阳痿早泄吃什么药管用
- 胃结石的注意事项 结石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 第二次脑出血能彻底治疗好吗?
- 痰中带有黄色颗粒如何治疗呢?
- 三焦不通怎么治疗
- 海星的功效与作用 海星能治疗哪些疾病
- 婴儿鼻孔血管瘤的类型及怎么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