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分析:急性心梗发病的“魔鬼时段”

冬季、上午,是急性心肌梗死简称急性心梗发病的“魔鬼时段” 。
该病是临床上最严重的心血管疾病之一,发病率、死亡率、致死率都很高 。严重危害人民群众健康 。“脱贫致富三五年,一场大病回从前”,正是对急性心梗的真实写照 。
仔细分析急性心梗的发病规律可以看到两个显着特点:一是一年之中冬季多发,二是一天之中上午多发 。事实上,早在一百多年前,学者们就已观察到急性心梗的季节性和时辰性规律了 。
【专家分析:急性心梗发病的“魔鬼时段”】近年来,北京某医院对580例急性心梗患者研究发现:冬季即前一年的11月至次年的2月发病226例,占全年发病率的39%;在春、夏、秋三季的8个月中,60岁以上的老年患者月平均发病为23例,而冬季4个月的月平均发病为33例,冬季月平均发病例数比其他三季高43% 。研究还发现,急性心梗发病与时辰有关,尤其是在60岁以上的老年人中更为明显 。早晨5时至6时,发病率最低;7时至8时,是5时至6时的2倍;8时至9时是5时至6时的3.1倍 。这与美国学者报告约40%的急性心梗发生在上午这个“魔鬼时段”基本一致 。
造成这种季节和时辰发病规律的原因,简单地说就是天人合一在人体生理活动中的反映 。
天气寒冷,使人体交感神经兴奋、小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心率加快,并使血液纤维蛋白原增加、纤溶活性下降而处于高凝低溶状态,同时使血小板聚集性增高、血液黏度增加易于形成动脉血栓 。在清晨,由于生物钟效应,随着太阳升起大脑思维开始活跃,交感神经张力增高,血中肾上腺素、儿茶酚胺及皮质激素浓度升高,会使冠状动脉收缩、心肌供血量降低,还会使心跳加快、心肌耗氧量增加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