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布的分享 “每天麻木工作,不知道还能干嘛”:做到这3点,跳出迷茫的怪圈

阿布的分享 “每天麻木工作,不知道还能干嘛”:做到这3点,跳出迷茫的怪圈

文章图片

阿布的分享 “每天麻木工作,不知道还能干嘛”:做到这3点,跳出迷茫的怪圈

文章图片

阿布的分享 “每天麻木工作,不知道还能干嘛”:做到这3点,跳出迷茫的怪圈

作为打工人 , 每天忙忙碌碌 , 沉浸于工作中 , 感觉很是充实 , 没有多余的想法 。

可是放假的时候 , 第一天觉得很开心 , 终于可以睡一个懒觉 , 开开心心起来 , 吃饭 , 然后就是午休 , 一下午 , 到了晚上 , 看个电视就过了 。
这样的日子 , 第二天就腻了 , 感觉还不如工作 , 开始想念工作的忙碌 , 虽然是麻木地工作 , 至少是充实的 。
每天只知道麻木的工作 , 除了工作不知道还能干嘛 , 人生已经迷失了方向 , 只剩下百无聊赖地活着 。
谁不是从一个充满梦想的未来长大 , 不过在长大的过程中 , 慢慢的迷失了 , 把自己的梦想埋藏到了心底 , 没有了梦想 , 那就失去了方向 , 那为什么会失去方向呢?

1
没有目标 , 人生失去方向
一直工作 , 一直做事 , 没有思考 , 人生没有乐趣 , 这样容易失去方向
1)一出生就按照家长的安排生活 , 工作后领导安排 , 到了一定年纪觉得麻木了
这个是中国人的常态 , 自小开始长大 , 在家长望子成龙 , 望女成凤的期望中长大 , 很多父母把子女安排得明明白白 , 上什么学校、选什么专业、吃什么、穿什么、大学前不能谈恋爱 , 大学毕业赶紧结婚、生小孩 。这么紧凑的安排 , 包括生活学习 , 这导致孩子对于家长是依赖的 , 没有自己的想法 , 没有自己的规划 。
出来工作以后 , 就会发现 , 现实更加的残酷 , 领导安排工作 , 自己选择的权利不大 , 特别是自己能力不强 , 没有自己规划 , 于是只能跟着领导的步伐走 。
就这样 , 做着做着 , 发现每天自己的工作是一样的 , 没有挑战 , 没有进度 , 就像行尸走肉一样重复着 , 这样就麻木了 。
2)为了生活已经付出所有精力
这次疫情以来 , 每发现一例 , 都需要进行流调 , 看到北京的打工人这是真辛苦 , 也是大城市打工人的真实生活状态 。

还有一对打工族姐弟 , 姐姐白天在电动车公司上班 , 弟弟白天卖汽车零配件 , 到了晚上 , 她们还要一起去打第二份工——在顺丰大件中转场兼职 。 这份兼职 , 每个月能带来3000块的额外收入 。
大家为了生存 , 已经耗费了最大的心力 , 已经没有时间建立目标 , 建立规划 , 只能是走一步算一步 , 这样久了也是麻木的 。
3)发现没有能力达成
他们在公司已经呆了一段时间 , 发现总是赶不上同事的脚步 , 他们对于自己没有信心 , 没有办法主动接受挑战 , 只能在自己的心理畅想 , 可是不敢争取 。
一个人消极地面对生活情况 , 经常没有意志力去战胜困境 , 而且相当依赖别人的意见和帮助 ,
这就是习得性无助 , 美国心理学家塞利格曼1967年在研究动物时提出的 。
他用狗作了一项经典实验 , 起初把狗关在笼子里 , 只要蜂音器一响 , 就给以难受的电击 , 狗关在笼子里逃避不了电击 , 多次实验后 , 蜂音器一响 , 在给电击前 , 先把笼门打开 , 此时狗不但不逃而是不等电击出现就先倒在地开始呻吟和颤抖 。
习得性无助的结果 , 就有两种 , 一种就是佛系 , 有安排任务过来我就做 , 做好做坏不管 , 领导责骂也不管 , 对于升迁也不指望 , 无欲无求 。
另一种就是油腻 , 凭借自己优先的经验欺负新人 , 不说把事情做好 , 而是怎么偷懒怎么来 , 怎么捞到好处怎么来 。
那要如何找到自我、不迷失 , 让自己有动力、有能力走好接下来的路 。

2
敢想 , 才能有下一步的规划
史蒂芬·柯维在《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的“以终为始”中讲到 , “任何事都是两次创造而成” 。 我们做任何事都是先在头脑中构思 , 即智力上的或第一次的创造(Mental/First Creation) , 然后付诸实践 , 即体力上的或第二次的创造(Physical/Second Creation) 。
所以先要敢想 , 这是一个发散的过程 , 根据自己的各种优势、各种关系、各种基础得到我们可以做的事情 , 作为打工人 , 不一定是要辞职 , 有更多的可能性 。
如果现在的工作已经重复了不知道多少遍 , 没有挑战 , 可以在公司内部看看有没有其他工作可以做 , 或者找领导谈谈 , 可以接受新的挑战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