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殇雪 边防战士坚守新藏线20年,妻子难产时出任务,归来母子双亡

伊殇雪 边防战士坚守新藏线20年,妻子难产时出任务,归来母子双亡

文章图片

伊殇雪 边防战士坚守新藏线20年,妻子难产时出任务,归来母子双亡

文章图片

伊殇雪 边防战士坚守新藏线20年,妻子难产时出任务,归来母子双亡

文章图片

伊殇雪 边防战士坚守新藏线20年,妻子难产时出任务,归来母子双亡


陈陶有首诗 , 叫做“可怜无定河边骨 , 犹是春闺梦里人” 。 千百年后的今天 , 一位兰州军区坚持完成使命长达二十年的战士 , 却在完成任务后听到了妻子难产逝世的噩耗 , 随后在妻子的墓前哭成下跪痛哭 。
本欲与君厮守到老 , 奈何造化弄人 , 如今已是阴阳永隔 , 愿梦中相见 , 音容如旧 , 所幸曾同看南雪 , 此生也算共白首 。
少年张良善 , 从军入伍张良善 , 1965年11月生于陕西省安康 , 从军后2次荣立二等功 , 6次荣立三等功 。
军队里有个笑话 , 叫做“可能会死 , 迎头上了 , 侥幸没死 , 三等功 。 知道要死 , 没成想捡了条命回来 , 二等功 。 ”
话是戏言 , 却大差不差 , 张良善正是干着九死一生的任务 , 然而却不曾退缩 , 也未曾放弃 , 这正是我们最可爱的人 。

1984年 , 张良善怀着对国家的热爱 , 在19岁这样稚嫩的年纪正式入伍 , 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军人 。
入伍时这个少年仅有大专学历 , 但为人勤快 , 做事踏实 , 在部队里学会了很多知识 , 学的越多 , 张良善做的就越多 , 他始终不曾懈怠 , 日复一日 , 兢兢业业 。
正是这样的态度 , 让他从普普通通的一名战士 , 干到班长 , 再到专业军士 , 然后是学员 , 再然后是副教导员 , 装备维修科科长 , 如今现担任兰州军区阿里军分区装备部部长 。
奔行新藏线 , 战斗二十年1986年 , 张良善服从国家安排 , 成为了一名西藏汽车运输兵 , 常年奔走在新藏线上 。 很多人对新藏线知之甚少 , 这条公路是进入西藏最重要路线之一 。

对于驻守西藏的边疆战士来说 , 新藏线有更为重要的地位——它是驻藏官兵的生命线 。 对于这些顶着高原反应驻守在西藏的官兵来说 , 没有这一条新藏线 , 就没有各种各样物资的来源 , 也就没有了生存保障 。
但这条路没有那么容易走 , 塌方、泥石流、冰陷、雪崩、高原反应 , 任何一样对奔走在新藏线的汽车兵来说都是足以致命的危险 。
甚至有的时候是雪崩连着滑坡 , 塌方又连带着泥石流 , 更何况新藏线还有极为陡峭的山坡 , 还有许多急弯 , 如果不是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的老手 , 就很难驾驭这么一条路线 。
面对突发情况 , 是走是停 , 是行是止 , 是冲出一条生路 , 还是联系救援 , 又或者是休整再出发 , 这都是车队队长要做出的困难抉择 。
它既是西藏官兵的生命线 , 也是运输部队的“死亡之路” 。

这就是张良善的任务 , 整整二十年 , 他曾经一百多次往返在新藏线 , 行车里程高达60多万公里 , 运输物资750吨 , 运送人员500余人 。
这六十万公里 , 张良善要遇到多少次生死难关 , 但他没有退缩 , 更是毫无怨言地坚持了下来 , 这就是我们引以为傲的子弟兵 。
1987年 , 张良善执行任务 , 在返回途中车配件损坏 , 于是他派副驾驶下山取配件 , 自己留下看车 。 不料随后发生了塌方 , 上山的道路被完全阻断了 。
但张良善对此毫不知情 , 他一个人在雪山上等了一天又一天 , 留下的干粮仅仅坚持了两天 , 为了在荒无人烟的新藏线活下去 , 张良善苦苦寻找 , 最终在几公里外发现一片小湖 。
寒风之中 , 他白天用铁锹打鱼 , 搜集枯木和牛粪 , 晚上就点燃枯木和牛粪来做饭并取暖 。 就这样苦苦坚持了十多天 , 在最后的时间里 , 他甚至饿到全身浮肿 。 奄奄一息时 , 他在烟盒上写下遗书 , 希望哥哥照顾好父母 , 另外 , 他说家中二老不要为他难过 。
等到救援的战友赶来 , 张良善已经成了一个\"野人\" , 张良善见到战友 , 不由得和战友抱头痛哭 。
爱情降临 , 当幸福来敲门由于常年待在军队里 , 张良善一直没有对象 , 等到1992年 , 时年二十七的张良善终于在家乡一个亲戚的牵针引线下 , 认识了一位落落大方的姑娘——何桂丽 。
【伊殇雪|边防战士坚守新藏线20年,妻子难产时出任务,归来母子双亡】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