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健康|「科普时报」把握尿液酸碱预防泌尿系统结石



男性健康|「科普时报」把握尿液酸碱预防泌尿系统结石
本文插图

□ 宋 刚
酸碱自知 , 改自成语“如人饮水 , 冷暖自知” 。 后者出自南北朝时期禅宗初祖菩提达摩的《血脉论》:
道本圆成 , 不用修证 。 道非声色 , 微妙难见 。 如人饮水 , 冷暖自知 , 不可向人说也 。 唯有如来能知 , 余人天等类 , 都不觉知 。 凡夫智不及 , 所以有执相 。
“冷暖自知”指只有自己才知道亲历事情的甘苦 。 测试物体冷暖需要温度计 , 而液体的酸碱度则依靠pH值衡量 。 不同液体有不同的酸碱度范围 , 正所谓“酸碱自知”!
植物分雌雄 , 动物有公母 , 人类别男女 , 而液体按照pH值不同区分成酸性和碱性两种 。 什么是pH值?pH值又称氢离子浓度指数、酸碱值 , 是溶液中氢离子活度的一种标度 , 即溶液酸碱程度的衡量标准 。 在常温下 , 中性液体的pH值等于7 , pH值越低 , 液体越偏酸性;pH值越高 , 液体越偏碱性 。 人体中血液、胃液、尿液等各种体液的pH值都有其一定的正常范围 , 过高或过低都提示人体可能患有某些疾病 。 就像可以用体温计监测人体温度的变化一样 , 医学上用pH值监测人体体液的酸碱度 , 从而辅助诊断某些疾病(见上图) 。
【男性健康|「科普时报」把握尿液酸碱预防泌尿系统结石】正常人体排出的尿液pH值约为6.5(4.5~8.0) 。 数值越低越呈酸性 , 数值越高越呈碱性 。 尿液pH值受饮食种类影响很大 , 蛋白质类食物可使尿液呈酸性 , 而果蔬类食物则可使尿液呈碱性 。 在室温下放置时间过长的尿液标本会碱化 , 影响尿液检查的准确性 。
尿液pH值在一些疾病的诊断中起到重要作用 。 结核分枝杆菌就偏爱酸性的环境 , 如果在体检中发现尿液的pH值偏低 , 同时患者伴随尿频、尿急等刺激症状 , 就要对泌尿系统结核提高警惕 。
不同类型结石喜欢的尿液酸碱度也不一样:痛风体质和尿酸结石患者的尿液pH值多小于5.5;而磷酸镁铵感染性结石患者尿液pH值常大于7.0 , 呈现碱性 。
为什么不同结石偏爱不同的尿液pH值酸碱度?主要是因为不同的尿液酸碱度对形成结石盐类的溶解度影响很大 。 例如对于尿酸结石 , 尿液pH值等于6时 , 尿酸的溶解度为220毫克/升;当尿液pH值等于5时 , 尿酸的溶解度迅速降低为80~120毫克/升 。 pH值越低 , 尿酸溶解度越差 , 越容易形成尿酸结石 。 由于尿酸结石患者的尿液pH值呈酸性 , 可以通过碱化尿液治疗尿酸结石 。 临床上常用的碱化尿液药物有枸橼酸氢钾钠或者碳酸氢钠 , 将尿液的pH值调高至6.5~6.8 , 有利于预防尿酸结石 。 对于磷酸镁铵感染性结石 , 感染细菌(如变形杆菌 , 葡萄球菌等)能分解尿素 , 使得尿液pH值常大于7.0 , 磷酸镁铵在碱性尿液环境中溶解度低 , 容易结晶沉积 , 形成感染性结石 。 因此 , 服用氯化铵酸化尿液提高磷酸盐的溶解度 , 是预防感染性结石的方法之一 。
酸碱度是影响结石形成的一个重要因素 , 但不是唯一因素 , 还有很多其他因素对结石的形成有作用 , 包括结石形成促进物或抑制物 , 涉及人体复杂代谢的整个过程 。 利用好尿液pH值 , 就像掌握了测量体温的温度计 , 时刻把握尿液的酸碱度 , 有利于预防和治疗不同性质的泌尿系统结石 。
(作者系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泌尿外科副教授、副主任医师)

    推荐阅读